回鄉約一周,嚴重放縱,體重‘急速飆升’,上了足足2公斤,汗,哈哈。
咋不呢,對著久違的‘家鄉味’ ,再好的控制能力,也有‘失控’的時候;特別是,每每想到離開家鄉回去檳城就沒得吃的時候,就會説服自己,吃了再打算。
恩,基於已經可以在檳島吃到砂州式的叻沙和干盤面,所以,自然的,最思念的,莫過於糟菜米粉了。
曾經很努力的,在霸級市場和菜市場内,尋找糟菜的蹤影,想在自家的廚房内,弄出香噴噴的糟菜米粉。後來才發現,在這個島嶼上,根本沒有糟菜的蹤影。所以,只能回味記憶裏的味道。
在家鄉吃上一口干盤面,感覺真的不一樣。吃來吃去,還是覺得家鄉的干盤面,味道特香,特別是豬油香。不需要任何其它配料,單單吃其QQ的麵條,原汁原味的,就是一大滿足。
野蕨之一的巴固厥(Paku),在檳城要看見它的蹤跡,還真不容易。但在家鄉,這是隨處可見,隨手可得,卻又便宜的野菜。不需要太複雜的煮法,簡簡單單的清炒,就能吃出野蕨最原本的山野味。
當然,除了巴固,米靈(Midin)也是自己非常思念的野厥之一。別看它毛茸茸的,吃起來可是非常爽脆的。恩,老媽喜歡清炒,呈盤前撒上一些紅酒,吃起來特醇香!好吃啊!
紅酒麵綫,多久沒吃到了!老媽子大清早的,就到菜市場購買了2大只的‘kampung鷄’,熬出了一大鍋的紅酒雞湯,再燙了一大鍋麵綫,哇,絕配啊!
紅糟豬肉。或許很多人不知道,紅糟是釀紅酒最後階段,發酵完成的衍生物經過篩濾酒後所剩下的渣滓。所以,顔色呈紅色,帶著濃濃的酒味;炒起豬肉來,酒味撲鼻,特別下飯!
呵呵,才剛回到檳城沒兩天,看著這些照片,怎麽又想吃了呢,咳。下一囘,還真不知道啥時候再能吃到這些家鄉美食了。
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
檳城吃不到的。
標籤:
美味佳肴-美食蹤跡-砂州美食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-
「馬尼菜炒蛋」,在我們砂州,是一道很鄉土簡樸的菜餚。小時候,這是餐桌上常見的菜肴,更是餐桌上的主角。我們兄弟姐妹幾人,會因爲這一道菜肴,吃得津津有味。不知道是一種習慣,還是真的因爲媽媽煮得好吃,我們全家都非常喜歡這道菜肴。 可惜,到了檳城,這馬尼菜(又被稱爲樹仔菜), 只能「...
-
自從在檳城能吃到比較道地的砂拉越 乾盤面 后,對乾盤面的思念,就逐漸減少。現在,反而是特別想念 糟菜米粉 的味道。 曾經,對糟菜米粉的思念,是到了「極度瘋狂」的地步;奈何,苦苦無法解饞。 後來,把心一橫,乾脆自個兒把它學起來。想吃的時候,可以在自家廚房自己弄。當然,...
-
有點相逢恨晚的感覺。如果我能早一點接觸並讀完這本書,該多好。 數年前讀畢馮以量老師的《善終》后,我許久才發現原來還有 《善生》這本書。 奈何當時手上還有其它書籍要閲讀,於是兜兜轉轉,到了今年才讀完這本書。只是, 我與這本書的緣分,還真得有點妙。 早在我讀完這本書之前,我數次買...

少了叻沙?你回來沒吃??
回覆刪除玲
哇,被你這麽一說,我才發現,我忘了拍!
回覆刪除有啊,有吃到,只是忘了拍!呵呵~